1)第130章 炸|药_废太子生存指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去年寒潮过后,萧彧就命人将棉花种子从崖州运到广州和交州,再分发到广州与交州各郡县,然后由地方官府分发到百姓手中,并且告知棉花的种植办法。

  棉花种子发放的时机刚刚好,岭南百姓经历过去年的寒潮,不少体弱的老人与孩子都没扛过去。

  此时听说这棉花可以取暖,能够做被子和棉袄,还能跟麻丝一样织成布,种植的积极性别提多高了。

  所以开春过后,岭南地区随处都可见破土而出的棉花幼苗。人们对棉花照料得比粮食都要仔细,毕竟这关系到一家人冬天会不会挨冻。

  进入盛夏,人们终于等到了棉花吐絮。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棉花,跟去年冬天的雪一样白,也跟木棉的棉絮一个样,那么柔软轻盈。

  广交地区多木棉,人们常常在棉桃吐絮的时候,到处去捡拾棉絮,但木棉树到底数量少,采摘还极其不便,并不能普及开来。现在家家都能种植棉花,就再也不用担心缺衣少被了。

  早在棉花种子分发下去的时候,萧彧就给工部下达了任务,要求他们尽快发明出轧棉机,为棉花脱籽。

  王涓带着他手下的官员花了数月的时间,想了很多办法,尝试了很多次,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手摇式轧棉机。

  两根原木并排在一起,摇动其中一根,以它另一端的齿轮带动另一根转动,棉花放进去,就能将棉籽过滤出来。

  萧彧看到这个手工轧棉机十分欣慰,直接将造出这个轧棉机的主事提拔了两级,其余起辅佐能力的也得到了赏赐,有的升了官,有的获得了赏金。

  接下来只需要将手工轧棉机大面积推广开来就行,工部会召集一批木匠来制造轧棉机,再由这些木匠将制造技术传播到各郡县去。

  争取今年之内全面在广交崖三州内推广轧棉机,今年人们可能赶不上使用轧棉机,但以后就能用上了。

  轧棉机的发明,大大提高了官府开办的被服厂效率,官府的被服厂主要为军中将士制作军衣与鞋子。

  工人则是当初从青楼妓馆解救出来的女子,那些女子中有一部分回了家,有小部分嫁了人,还有一部分进了文艺团,但是大部分都进厂做了工人,靠劳动养活自己。

  □□从来都是最受歧视的人群,她们很难再被社会接纳,官府为她们寻得的这条出路无疑是最好的。

  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悲惨命运,如今聚在一起,靠双手养活自己,也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。连皇帝陛下都亲自来慰问过她们,还夸赞她们实现了人生的价值。

  官府统一安排她们食宿,她们每日的任务就是绩麻、轧棉、纺纱、织布,为军中将士缝制军衣、军鞋,现在又多了棉衣与棉被。每月还给发工钱。

  皇帝陛下还亲口承诺了,官府会负责她们的余生,待以后老了无人照料,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