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5章 搬家凛之要一个人睡了。_废太子生存指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粘土拉回来之后,萧彧一直忙着解决山贼问题,陶瓷一直没烧。现在终于忙完一段落,有空烧陶瓷了。

  不过孟洪的小舅子符旺并没有闲着,他带着那几个孩子已经拉了不少陶坯,不少已经晾干,就等着上窑烧制。

  都是新手,做出来的陶坯难免粗笨,萧彧也没说什么,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,粗笨也有粗笨的用处,总之不会浪费。眼看着数量不少了,萧彧决定开始入窑烧制。

  尽管已经用小窑试验很多回了,但用大窑烧还是头一回,萧彧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,毕竟也不是百分百复制放大,瓷窑还要在烧造过程中慢慢调整改进。

  烧头一批陶坯,萧彧全程跟进,因为成功的经验都是他切身体会和总结出来的,他得将这些经验全部传授给符旺,以后才能放手让他们自己干。

  烧瓷器比青砖和石灰有省事的地方,就是时间短,一个昼夜就能烧出来。白天烧火,晚上封窑闷烧,第二日一早就能取出来,所以很快就能看到结果。

  不过崖州这地方当火炉工真不是个好差事,本就是高温天气,还得在上千度的高温窑炉边守上一整天。萧彧调侃自己没被晒黑,都要被熏黑了。

  第一批陶器出窑,完好的有五成左右,作为试验品,算是很不错了。陶器出来后,又马上浸釉继续烧,烧出来的瓷器效果不太好,釉色脱落得很厉害,成功的仅仅只有少数几个,应该还是温度控制问题。

  这也在萧彧的预估范围内,毕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烧出完美的瓷器来。现在这效果,离成功也相去不远了,一边尝试一边改进,总能成功的。

  萧彧觉得这样很正常,但符旺并不这么想,东家雇他来干活,费了那么多心力,结果能用的没几个,成本都抵不上。

  他整日不辞辛劳地冒着高温在窑炉边烧制,反复尝试和摸索,几次之后,成功率有了显着的提升,从原来的不到一成,到后来已经能达到三四成。

  萧彧很欣慰,照这样下去,成功率将会很可观,到明年出海的时候,就有大量存货了。

  这天萧彧正在教孩子们做珠算乘法,在阿拉伯数字进入我国之前,人们是用算筹和珠算进行计算的,比阿拉伯计算要复杂一些,但他不能直接教孩子们写阿拉伯数字,无缘无故的冒出来个新的计数方式,太反常了。

  门外突然出现了人影,萧彧抬头看了一眼,是吴家大郎和一个陌生人。萧彧并没有停下来,继续上课,过了一会儿,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,这才缓缓朝门口走来。

  到了门口,大郎压低了声音说:“郎君,有人找你。”

  萧彧看向他旁边的黝黑青年,觉得有些面熟,在哪儿见过?

  那人也在上下打量萧彧,比他先开口:“我是居默。”

  萧彧恍然大悟,拱手作揖:“原来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