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9章 办学_废太子生存指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二日一早,姚陶便跑到白沙村来参见萧彧。

  萧彧当时正在给伤患换药,姚陶见了他便拜:“珠官县令姚陶参见吾王!”

  萧彧一听,连忙说:“姚大人,快请起,千万别这么叫,我并不是什么王,你还是叫我郎君吧。”

  昨晚萧彧想好了,他不必急着称王,朱元璋称帝的方针是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。

  他现在羽翼未丰,正是需要积蓄力量的时候,所以也不必急着称王,以免太露锋芒,引起萧祎的注意,过早被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
  现在交通不便,信息传播严重滞后,他完全可以传递假消息骗过萧祎,就说自己已经死了。

  等到力量壮大之后,再作下一步的打算。

  姚陶问:“那郎君何时搬到刺史府去?我已经着人将刺史府收拾出来了。”

  “这个也不着急,我这边尚有不少事情需要处理,日后再作商议。姚大人既然来了,我还有些事要跟大人商议,等我处理好这边的事就来,吉海领姚大人先去歇息。”

  既然不着急称王,他也就不急着搬到崖州城去,而且他在这边还真有要紧的事,他那些秧苗还在观察对比中呢。

  萧彧和大夫们一起给伤患换好药,这才过来接待姚陶,主要问的是政务上的事。

  今年的赋税已经征收完毕,除了崖州自留的,余下的粮食都已被送往吴县粮仓。

  崖州的粮食本来是不送往吴县仓库储存的,由于梁豫二王造反,萧祎便开始为自己储备粮草。要离京城越近越好,他便将崖州与广州的粮食都征调去了吴县粮仓。

  这样一旦与梁王开战,就有足够的粮草补给。

  萧彧觉得征调去了也好,至少在明年纳粮之前,崖州没有必要的事务必须同朝廷报备,可以争取到将近一年的缓冲时间。

  至于自己已经伏诛,要送人头过去,到时候完全可以推脱护送船只在海上失事,人头已经遗失,这事完全可以瞒天过海。

  萧彧问:“姚大人,现有崖州税率几何?”

  姚陶答:“崖州一年三熟,官田每亩每年四斗,民田每亩三斗。去岁灾荒,崖州的田赋临时又增加了三成。”

  萧彧问:“商税呢?”

  姚陶说:“除盐铁外,仅有酒课税,余者皆不课税。”

  萧彧说:“以后田亩不论官私田,皆收三斗每亩。过段时间,我还会锻造一批锄犁等铁农具,以租赁的形式分发到各家,租赁铁器者,每家每年多缴一斗米。鼓励大家垦荒,百姓家中有余粮者,我们出资按市值购买,你看如何?”

  姚陶惊讶道:“郎君,打造铁农具需要大量精铁,崖州精铁皆由船只自北面运来,每家都分发农具,只怕成本过于高昂,很难办到。”

  萧彧道:“铁的事我有办法解决,姚大人不必担忧。人头税也将取缔。姚大人觉得我这课税法如何?”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