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35章 岳父 疯狂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35章岳父疯狂

  《1951》重映的时间,陈一鸣同时来到影节宫,于下午2点准时走进媒体会客室。

  这是他的戛纳日程表上,第一个重量级的媒体专访,来自戛纳官方场刊《每日银幕》。

  采访他的记者名叫克罗艾-博内特,一位褐发蓝眼四十几岁年纪的优雅女士。

  简单的寒暄过后,采访依然从那个“烂大街”的问题开始。

  “陈,昨晚我也在《1951》的首映现场,放映结束后的气氛真是太棒了,今天《1951》还登上了第一天场刊的封面,对此你有何感想?”

  “首先谢谢你的掌声。至于感想么,受宠若惊吧,平生第一次收获这么长时间的掌声,觉得很有压力。”

  克罗艾听过翻译之后笑着追问,“为什么要有压力?我觉得《1951》很不错,是一部很难得的让我感受到温暖的战争片,它配得上昨晚的待遇。”

  陈一鸣一本正经地回答,“可能是我不太习惯吧,去年这个时候,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,做着与拍电影毫无关系的工作。

 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,人们不会像昨晚的观众那样,用直白夸张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喜好。”

  女记者抬手掩住脱口而出的惊呼,“我的天,陈,你比伱的电影更让人惊讶。

  也就是说,不到一年时间,你拍了两部电影!

  据我了解,你的处女作,全球票房超过2亿坚果币,而时隔半年的第二部作品,你就来了戛纳。

  你是上帝之子吗?”

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,陈一鸣身边的人早就对他的神奇习以为常,陈一鸣本人更是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。

  然而当一个外国记者出于职业习惯,省略掉所有的中间过程把开头与结尾直接联系在一起,陈一鸣才发现,原来自穿越之后的这段时间,自己还真挺了不起的。

  他的职业跨度堪比前世那位卡车司机,但是人家也不是一出山就天下无敌,而是经历过一段时间颇长的学徒生涯,实验作品的积累与个人能力的延展,梳理起来有理有据令人信服。

  到他这里,出道即巅峰,练级是什么?不存在的!

  简直可以类比猴子出世,完全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,但凡是个正常人,都很难把他的新闻学历、公关背景与电影联系起来。

  陈一鸣能怎么办呢,他又不能跟记者说,他是一个技能天授的挂逼。

  如果是国内媒体,陈一鸣还可以把功劳推到剧组其他人身上,反正在华国,演员、作家、歌星、老板都能跨界当导演,只要手下副导演够多。

  他之前是铂爵总经理,四舍五入算是二老板,勉强满足导演的最低要求。

  真要这么回答,岂不是家丑外扬了?

  实际上,对于陈一鸣的横空出世,国内还真有不少煞有介事的分析,认定陈一鸣就是个摆在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