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39章 成长 有毒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39章成长有毒

  此时在波拉克的楼上,陈一鸣与克罗艾的对话,同样围绕着那个少年在进行。

  克罗艾用自己的个人感受引出话题,“陈,看过你的两部电影之后,我有一个猜想,你似乎特别钟爱年轻的主角,《魔都假日》的公主,《1951》的传令兵,都是如此。

  所以说,你的电影主题是成长,是这样吗?”

  陈一鸣双手虚拍给女记者点赞,“确实如此,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年轻人,也在经历成长。”

  克罗艾不满足于浅层次的讨论,她继续追问,“那是作为导演,伱是如何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审视成长的?

  你很喜欢把人物推至一个极端的环境,让其面对不好与更不好的两难抉择,这是你个人的主观趣味,还是你认为成长就应该是痛苦的?”

  陈一鸣思索了片刻后回答,“坦白讲在编写剧本的时候,我没想过这些,最初我就是想讲一个让我本人提得起兴趣的故事。

  虽然电影的归宿是面向大众,但创作本身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,我认为应该纯粹一点。

  与此同时,我也不觉得故事的创作者与掌控者,也就是导演和编剧天然具备更高层次的视野,华国有一个词叫知见障,意思是懂得越多越是固执己见,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脱离大众。

  关于成长,我认为与创作一样高度个性化,不存在通行世间的定律。

  我从来不认为成长是一种痛苦的历程,因为我只是截取了公主和传令兵人生中的一个微小片段,电影里讨论了他们成长付出的代价,然后戛然而止。

  事实上,他们同样有着巨大的收获,而且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受益终生,只不过受限于篇幅没有提及而已。

  也许以后我会拍一部笑着成长的电影,把成长的现时喜悦分享给观众。”

  克罗艾灵性接口,“然后把成长的延时代价隐藏在结局里,让观众心意难平是吧?这算什么,咬一口苹果发现半条虫子?”

  陈一鸣摊手叹道,“成长不就是这样吗?某位哲学家的名言,小孩子都是既要又要的,当他开始明白获得什么的同时必须放弃什么时,他也就长大了。”

  克罗艾一脸坏笑,“你说的哲学家,是不是就是你自己?

  好吧,我们还是讨论得具体一点,关于背负电影主题的男主角,你一定有很多话可说。

  根据我收集的意见反馈,昨晚很多专业人士都对传令兵的扮演者赞赏有加,甚至有人觉得他会是本届戛纳影帝的有力竞争者。”

  陈一鸣换了一条二郎腿来叠,想了想说道,“很高兴戛纳的观众能够喜欢他的表演,刘确实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发现。

  在此之前,他只是一个普通高中的中学生,有一点微不足道的校园话剧演出经验。

  他很信任剧组的安排,独自一人在华国西南的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