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90章 自由 野心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90章自由野心

  陈一鸣的原剧本中,台词其实写了两版,一版是比较偏古意的,一版则更为通俗接近于大白话。

  反复斟酌之后,陈一鸣还是选择了通俗版。

  虽然会削弱历史厚重感,但是毕竟是3亿投资的商业制作,陈一鸣不得不考虑市场接受度。

  更具现代感的台词,不仅方便观众理解,防止看字幕分神,而且也有面向海外市场的一层考虑。

  古意台词过于凝练精悍,配音和翻译的时候处理难度太大,演员口型也很难对上,外国观众观看起来会非常割裂。

  影棚中央,郁南已经不再端坐,而是站起身在闺房空地上来回走着圈。

  一边走,一边嘴里念念有词。

  空旷的影棚里回荡着她的声音,说的正是刚才播放的录音。

  基本功很扎实,只是听了一遍,就记得七七八八了。

  众评委不是第一次参加选角试镜,但陈一鸣的这种试镜方式还真是头一次遇到。

  由于华国一直是导演中心制,商业电影的积累很少,因此很多时候选角都是导演的一言堂,试镜时导演的眼缘儿堪称决定性的因素。

  近些年随着电影投资规模的扩大,导演的拍板权有所收缩,投资人的意志逐渐凸显。

  有了剧组博弈的空间,试镜才开始具有实质性的意义,程序上也就正规化起来。

  尽管如此,国内剧组的试镜依旧是较为随意的,作为评价合格线的意义更大一些。

  过了线意味着基本符合要求,再下来就是拼资历、人脉、背景、片酬等等戏外的东西了。

  像陈一鸣这样,一天只试一个人,带妆也就罢了,还要在规定的场景实拍,绝对称得上是兴师动众。

  更夸张的是,陈一鸣还给了演员非常大的自主权,一场戏足足3小时的时间自由支配。

  表现派的可以极致炫技,掏出三五七九种不同的演法,总有一款适合。

  体验派的可以充分沉浸,通过反复尝试拿出最具感染力的表演。

  综合能力强的,可以调动摄影、灯光呈现出自己最拿手的一面。

  总之,这是一种类似于表演学院考试的即兴小品式试镜,业务积累越是深厚就越是有利,绝对符合《木兰》大女主电影的牌面。

  快到10点时,郁南示意准备完毕。

  陈一鸣问道,“郁老师,对机位和打光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?”

  郁南摇头回答,“不用,先走一遍看看。”

  齐郁、崔放闻言起身离开评委席,分别到两台摄影机后面站定。

  初始机位比较常规,一个在闺房正面,一个在几凳外侧,大致呈60度夹角。

  各就位之后,郁南冲陈一鸣点了点头,后者当即喊了一声开始。

  王礼荥按下播放键,画外音再次响起。

  郁南的出场就透着特立独行,不坐榻不坐凳,而是背对评委席抱膝坐在几案上,仰着头作势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