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29章 真实的反应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29章真实的反应

  吃过中饭小憩片刻之后,武元荣赶到片场,站在校场外围亲自指导群殴的武戏。

  这场戏是木兰从军之后的第一战,而在观众的视角,这一战则是电影里的第二战,上一场是木兰爹与DTZ颉利可汗之间的精锐对决。

  最初一版剧本里,对于木兰爹与木兰之间的传承,陈一鸣设置过多场戏份进行铺垫。

  比如坞堡里小木兰带着小伙伴“骑马打架”的内容,木兰爹指点木兰兵法武艺的内容,甚至陈一鸣还曾设想过大木兰指挥同乡围猎的情节。

  但是正如这个项目策划之初古越河提的意见,铺垫戏份多了,电影节奏就会拖。

  时长有限的情况下,陈一鸣只有一个选择,尽可能地压缩次要情节,保住精彩的高光剧情和大场面武戏。

  最后在咨询过武老爷子的意见之后,陈一鸣选择了文戏融入武戏的编排方式。

  也就是说,通过前两场武戏中府军列阵群战的方式,侧面说明木兰的兵法传承。

  同时设计聂元与木兰的“捉对切磋”,反向说明木兰的武艺水准。

  下午首先开拍的,就是5对6的群战戏。

  当然,对阵双方是实质上的友军,不能上来就开打,总要提前走个流程叫个板,效果上类似于“你瞅啥”、“瞅你咋地”。

  所有演员就位之后,首先从大中景开始,林庚用刀柄“怼开”王川均,落在老兵眼里无异于极为严重的挑衅。

  于是聂元身边的另外5个武行人狠话不多,立马一拥而上围向林庚。

  与此同时,木兰身边的同伴也不会坐视林庚落单,4人在林枫的带领下冲向王川均。

  镜头内呈现出来的效果,就是贴脸运气的林庚与王川均身边,各自“长”出一排太阳花,两个人对峙瞬间转化为两伙人对峙。

  分镜稿上是一个很简单的走位,但是陈一鸣变着花样让演员拍了十几遍。

  除了少数几次武行走得不整齐导致废片之外,陈一鸣主要考虑的是运镜层次的变化。

  最常规的方式,自然是林王对峙的中景起手,一镜切给聂元一方的武行,一镜切给林枫领着的武行,最后切回到中景两伙人对峙结束。

  平平无奇,胜在稳妥。

  崔放的建议,是全程一镜到底,同样是林王中景起手,先甩向左侧,再甩向右侧,最后甩回中间,然后再插入高机位拍脸或是低机位拍脚的特写。

  这就是所谓的“凌厉”运镜,其实就是通过甩镜强化定格,通过特写弥补动感。

  再就是武元荣的想法,前半段跟崔放一样,最后收尾甩回中景之后,再接一个拉镜变为高机位的大全景,然后三百六十度旋转,把逼格拉上去。

  陈一鸣从善如流,三种拍法全都拍了几遍。

  在他看来,商业电影第一位是故事,第二位是场面,镜头语言的重要性其实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