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71章 阴谋论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71章阴谋论

  陈一鸣构想中的“唐人街”,不止是电影的取景地,更指代了海外华人社会的地下里世界。

  华国人的海外移民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,当时的丝绸之路西向直通古罗马,少量汉人商旅在沿途落脚乃至定居。

  史籍可考的第一代华侨,则产生于1000多年前唐宋时期,海上贸易的勃兴,催生了定居海外的商人阶层,主要的移民方向就是小日子和东南亚。

  南宋末年开始,有了大规模的失国化外遗民出现,移民的来源也开始多样化,从海商、水手向手工业者、渔民、失地农民、城市平民扩展。

  数量上去了自然就有了抱团的行为,行会、乡党、帮派等民间组织开始大规模兴起,后世的诸多“民间传说”,基本上都发端于这一时期。

  明中期有郑和下西洋,明末有海盗头子汪直和郑芝龙,此时华人在东南亚遍地开花,数量达百万之巨。

  简而言之,这个系列的故事,走的都是以小见大的路子。从日常小纠纷着手,层层剥茧逐渐暴露出一个大阴谋,最终揭示出唐人街庞大里世界的某个片段。”

  王威三人虽然只是萌新,对于陈一鸣的编剧邀请同样无法拒绝。

  不说别的,私家侦探在国内是违法的,单是这一点就很麻烦。”

  显然,他们都明白了陈一鸣的话中深意。

  陈一鸣只是个编剧,不是学者,因此他不需要深入研究海外华人的历史,他只是借用一下唐人街作为故事框架,然后往里头装他自己的东西。

  每个导演都有一个自编自导自演的梦想。

  王威不好意思地尬笑一下,随后小心翼翼地问道,“陈老师,海外取景会不会拉高制片成本?”

  王威也跟着补充,“巫蛊和降头是不是也可以拉进来,这不比催眠术和多重人格接地气么?”

  海外华人一直为当地执政者所排斥,唯一的例外兰芳共和国也是旋起旋灭。

  俗话说得好,不想当编剧的导演不是好演员。

  也许有机会拆一拆分镜稿?

  陈一鸣笑道,“别这么如临大敌的,放松一点。

  “选择唐人街,既有过审的考虑,也有便于系列化的原因。

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背负传承。

  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,就是明末的洪门,号称从港城到金山,每个唐人街都有洪门的分部。

  600年的唐人街社会,妙就妙在其非官方的市井属性。

  王威反应很快地叫道,“续集的主角,就是前作的配角!妙啊,这个点子太棒了!”

  我们的唐人街系列,追求的则是阴谋论。

  传统的探案片,贯穿前后的是隐藏、逻辑和反转,这一点你们都懂,所以我就不展开讲了。

  然而不换主演,片酬只升不降大幅拉高成本,同样是个无法摆脱的痼疾。

  三个副导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