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78章 一颗忠心为谁付,假借国运实为己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78章一颗忠心为谁付,假借国运实为己

  蔡邕与吕布确定了董卓不再将玉真坊列为报复对象后,退出了房间,只留下李儒与董卓二人。

  “文优啊,如今虽然我们抓了袁绍、袁术的亲族作为人质,但是世家大族的嘴脸你是清楚的,指望他们因为几个人就放弃到手的利益,恐怕可能性不大。

  而我们手中只有几万人,对抗关东的数十万大军,还是力有所怠,你是本相国的女婿,是我最信任的人,也是我军中最有智慧的谋士,接下来该如何做,你可有计量?”

  李儒恭敬的回答道:“岳丈,这第一步,就应该以朝廷的身份,命令驻守扶风郡的皇甫嵩以及盖勋回朝,防止他们利用手中的兵权,与关东叛军里应外合,将我们堵在河南。”

  董卓一手锤在另一只手掌上,惊醒道:“哎呀,本相国怎么就没有想到呢?还好有文优的提醒,险些落入绝境矣。”

  李儒继续道:“这第二步,就是等到皇甫嵩二人回朝后,立即举行迁都仪式。”

  “迁都?”

  这其中的人力物力,雒阳的百姓如何处理,长安的规划如何解决,都是朝廷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商定的,不能只是董相国一言以蔽之吧。”

  雒阳已经无法再承载大汉的气运,为了大汉,应该将国都重新迁往长安,这样大汉才能继续延续下去,三兴大汉才有可能。

  “相国切勿着急,这一切都需要一些时间,这第一,皇甫嵩回朝之前,不可向外流露出迁都之意,不然恐事态有变,皇甫嵩虽然愚忠,但是也不傻。

  朝廷下诏征召左将军皇甫嵩为城门校尉,京兆尹盖勋为议郎,并命令他们在收到诏令的那一刻,就启程,三日内必须抵达雒阳。

  可是如今的长安依旧是之前的状况,不仅处在西凉叛军的直面威胁之下,人口也没有恢复起来,若是贸然迁都,不仅会徒毫国库,而且对于大汉是一次重大的打击。

  陷入绝境之下,董卓焉不会做出谋害天子的举动?这点谁也不能保证,或者说,关东的那些所谓的群豪,希望看到这一点,这不是一个忠心于大汉,忠心于天下的臣子所为。

  皇甫嵩没有立即同意,而是对着梁衍解释道:“君之所言,本将如何不知,然今弘农王已逝,先帝的子嗣就只有了当今陛下,这关东联军打着诛除国贼的旗号,清君侧。

  难道他们就真的那样忠诚?焉不知他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董卓,亦或者王莽乎?

  正月十六日

  由此看见,董卓看似是汉臣,实为汉贼,将军听从董卓的命令,弃汉室正统于不顾,此真为忠臣乎?

  依职下所见,不如一不做二不休,起兵与关东群豪相呼应,东西夹击董卓,清君侧,扶立正朔,此真为忠臣也。

  皇甫嵩的一番掏心掏肺的话,让梁衍无话可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