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96章 太康律品式章程,新汉书太康盛世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496章太康律品式章程,新汉书太康盛世

  六月

  司马炎下令编撰的符合晋朝的《晋律》正式完成,又被世人称之为《太康律》。

  《太康律》是司马昭担任丞相后,为了突显自己的文治,下令时任司徒贾充主持编撰。

  其参考了两汉的《汉律》、《新汉律》以及由前朝白浚、法正、李严等人编撰的《宣武律》为蓝本。

  历时二十余年,先后有贾充、羊祜、杜预等当朝名臣参与,又有张斐、白辅等汇集、成册,最终在今年,上交司马炎,经过其盖章,成为晋朝施法的标准。

  因此,此律也可称为《张白律》。

  《太康律》继承了《宣武律》以儒家为标准的特性,强调“峻礼教之防,准五服以制罪”,将刑法的权限,下放到了宗族之中,默认了宗族对宗族内族人的私刑。

  《三都赋》问世后起初不受重视,但后来经皇甫谧、卫权、张华、白才等人的推荐,引发轰动。

  以五服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,不仅适用于亲属间相互侵犯、伤害的情形,也用于确定赡养、继承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。

  也就是说“律”“令”“章程”三者的关系是递进关系,先依据章程办事,然后查询朝廷颁布的法令,最后依照法律定罪,处刑。

  不过论及书法,当世还是要首推白琉的族叔,白才。

  其中“品”是表示一种等级,如代表官阶的九品等。

  但也比前代律法有所放宽,它取消了“枭、斩、族诛、从坐”等残酷的法令,强调给犯人以痛快。

  这难道不是陛下文治斐然的成果吗?

  但此等之人只在于民间,诗赋或许可传后世,却与治国少益。

  直到其妹左芬被司马炎召进宫,左思的仕途才算看到光明,于是定居洛阳,事业稳定后,决定闭门造车,写一篇《三都赋》(邺都、新都、建业)。

  白才最年长,是白王标的堂弟,今年六十余岁,是士林中德高望重之人,与当代医赋双绝的皇甫谧,当场度支尚书张华,称为太康三绝。

  “臣为陛下贺,从古至今,帝王所求无非是文治武功,今陛下北却鲜卑,南平孙吴,镇抚蛮夷,四海升平,此乃古今少有之盛世。

  除了左思之外,陆机也是才名广为流传。

  其意为以夺爵、除名、免官来抵罪的总称。

  而也正是因为白琉的原因,左思得以与其出入兰台、白府、朝歌白学等藏书所在,查到了最为详尽的资料。

  ···明明庙谟,赳赳雄断。于赫有命,系隆我汉。”

  司马炎手不释卷,恋恋不舍的将目光从上面移开,对白辅道:

  “果有《史记》《汉书》之风,甚好,如今天下太平,百姓安康,又有此书出世,我大晋果承天命乎。

  “式”则是代表文书格式,即对案件进行调查、检验、审讯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